1、保密制度制定方面:
保密制度是企业保密工作的家规,它规范了保密工作的方方面面。然而,很多企业在制定保密制度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些问题。比如有的企业直接照搬兄弟单位的制度,完全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,结果导致制度在实际的工作中根本无法执行,就像一个人穿了不合身的衣服,看着别扭。实际上,他也行动不方便。
常见的问题呢,有以下几点:
第一.制度照抄照搬。
并没有结合企业的真实情况,制度内容空洞,缺乏针对性;
第二.制度不健全。
有些制度看起来很完美,但缺乏可操作性,执行起来困难重重;
第三.制度与实际脱节。
保密制度与日常管理形成了两张皮,保密工作形成了孤立的存在。
第四.无年度工作计划或工作总结。
保密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,导致工作随意性大。
第五.未建立保密工作责任制。
责任不明确。那出了问题不知道该找谁。
第六.奖罚激励制度不落实。
没有明确的奖罚措施,员工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。
那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?有以下几点:
第一.量身定制。
根据企业实际的情况,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保密制度。
第二.深度融合。
将保密制度融入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,确保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推进。
第三.明确责任。
建立保密工作的责任制,明确每个岗位的保密职责。
第四.定期总结。
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,确保保密工作有条不紊
2、涉密人员管理方面:
涉密人员是每个单位的保密工作的核心,他们的行动直接关系着,企业保密工作的成败。很多企业在涉密人员管理上存在漏洞,比如有的企业对涉密人员的密级界定不准确,有的企业对涉密人员的培训教育流于形式,甚至有的企业对涉密人员出国审批离岗离职,管理不到位,都有可能会导致项目信息的一个泄露。
常见的问题,有以下几点:
第一.密级界定不准确。
涉密人员的密集划分过宽或过窄,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管理混乱。
第二.审批流程不规范。
涉密人员的审批确定或密级变更未履行规定程序。
第三.教育培训不到位。
保密教育培训的时间或内容不落实,员工对保密知识一知半解。
第四.考核评价缺失。
未对在岗涉密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价,无法及时发现问题。
第五.出国管理不严。
对涉密人员因私出国未按照保密要求进行管理。
第六.脱密期管理不到位。
没有严格执行涉密人员离岗离职脱密期管理制度。
以上问题如何制定解决办法呢?
第一,精准界定。
根据实际工作需要,准确界定涉密人员的密级。
第二,规范审批。
严格履行涉密人员的审批程序,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查。
第三,加强培训。
定期组织保密培训教育,确保涉密人员掌握必备的保密知识。
第四,动态管理。
对涉密人员进行动态管理,及时调整密级,确保管理到位
设备载体管理方面:
现在随着我们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,涉密设备和载体的管理,变得越来越复杂。很多企业在设备载体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,导致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。
企业的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点:
第一.台账管理不规范。
未建立涉密载体台账或台账与实际不符。
第二.标识不规范。
涉密设备和载体的标识不清晰,容易混淆。
第三.审批手续不严。
涉密载体的打印、刻录、借阅等未严格履行审批手续。
第四.维修报废记录缺失。
设备维修、报废、销毁无审批记录。
第五.安全措施不到位。
部分涉密计算机未拆除无线蓝牙模块儿,存在信息泄露风险。
第六.监控措施不足。
身份鉴别、访问控制、安全审计等措施不符合要求。
以上问题如何来进行解决呢?
第一.规范建立台账管理。
建立完善的涉密载体台账,确保账务相符。
第二.严格审批流程。
对涉密载体的使用、借阅、销毁等环节严格审批。
第三.加强安全措施。
确保涉密设备的安全措施到位,如拆除无线模块儿、设置访问控制等。
第四.定期检查。
定期检查设备的载体使用情况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.
还有很多失分的情况。涉密资质现场审查中,这些丢分项看似细小,但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。
永恒科技:王老师 13299115008 微信同号
保密资质现场审查丢分项详细解读
点击量:发布时间:2025-09-16 17:25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